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普救寺之飞花艳想(05) (第2/3页)
树下迷煳了一夜。
…………张墨解开外衣,把腰包解下来,鼓鼓囊囊地递给张生看。
「银子都在里面?」
张墨点了点头。
「你身上还有没有吃的?」
张生觉得肚子开始咕咕叫。
张墨摇了摇头。
「哎,倒霉!」
张生懊恼地说:「马匹,行李都不见了。——不过还好,幸亏你把银子保住了。常言道: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钱人。——只要还有钱,就什么都不怕。」
想到这里,张生心情好了很多。
他是一个非常容易乐观的人。
除了好奇心重之外,这是他第二个让人佩服的地方。
书僮张墨只是苦笑了一下。
和一般叽叽喳喳的书僮不同,张墨显得有些老成持重。
刚开始时,张生并不太喜欢他。
在南溪的时候,张生本来有另一个贴身书僮,名叫侍砚,是个十六七岁的机灵鬼。
整天斗鸡跑狗,粘鸟捉鱼,除了不会侍候笔墨纸砚以外,玩的东西样样精通。
张生上路前,父亲把侍砚叫来训斥了几句,左思右想,实在放心不下,便临时决定换成一个叫张墨的家僮。
张生的父亲是南溪地方长官,虽然偏居远郡,也算是官宦人家,不是郑恒口中的乡下佬。
这位家僮张墨最近才来。
听说以前是个游方和尚。
后来俗缘未尽,留了头发,跑到张生家,当了一个佣人。
改名张墨,寄人篱下,讨一口饭吃。
不知为什么,张生的父亲挺看重这位前僧人,对他一直很照顾,从没骂过他,更没有叫他做过重活。
那天,父亲把张生叫到庭院里,他喜欢在这个地方教训儿子。
孔子当年,也是站在庭院教训孔鲤的。
因此,后来读书人把老子训儿子,唤做「庭训」。
「小子,」
父亲开始庭训了。
「从今天起,我请张墨做你的书僮,和你一起上京赶考。他早年走南闯北,见识比你多得多。此去长安,千里迢迢,路途不易。你要多听张墨的话,不要动不动摆出一副主子的架子。记住了?」——张生觉得有些奇怪,他注意到父亲用的是「请」
字。
「侍砚呢?他不去啊?」
张生还挂念着自己的玩伴。
「那小子败事有余,他既然喜欢动物,就让他去马厩喂马吧!」
张生大失所望。
但看着父亲古板的面孔,他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。
临走前,平时相当小气的父亲,给了令人满意的盘缠。
他特意把腰包交给张墨保管,「银子千万不要给这小子。」
父亲指着张生,叮嘱道,「否则,没走到一半,你们就得讨饭去长安了。」
张生有些气恼,但并不太介意。
头天晚上,母亲悄悄地把他叫去,拆开他青杉的衣领,在里面缝进去了几张金叶子。
一路上,主仆二人刚开始有些生分,渐渐的,便融洽起来。
张生发现,书僮张墨虽然略有些持重,但为人并不古板。
高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