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老父亲托人强说媒 不孝女结社立规矩 (第1/2页)
老父亲托人强说媒 不孝女结社立规矩
俗话说得好,人怕出名猪怕壮,男大当婚女大当嫁。笄礼一过,三亲六眷就开始暗中较量谁家女儿嫁得好。若是得了个稍微如意点的郎婿,恨不得自己做了老子皇帝,彪炳大功一桩。
可某些人家显然在这个赛道上落了下风,准确来说,是已经走上了另一条不归路……
“今日能得王夫人拨冗前来,可见这丫头的造化到了!快快请到寒舍一叙!”
眼瞅肩舆在府门外落下,年逾四十的中书侍郎薛见山忽然精神抖擞,像只山雀一样蹦跶。舆上妇人乃是户部巡护吕敬之妻王氏,论丈夫官位要比他低个五品,却见满头簪花,雍容富贵,绝非官囊所及。全靠一张八面玲珑的巧嘴为王孙子弟牵线搭桥,人道是长安城目前最红的红娘。
王氏掩着帕子哂笑:“您家‘那一位’是个人尽皆知的小刺头儿,来说亲的哪个不是‘竖着进去,横着出来’。若非您三番四次去请,妾一个小门小户的妇道人家是断不敢迈进这侍郎府的。”
“哪里的话,此事若不倚仗王夫人,天底下谁还有那本事!”薛见山赶忙打揖,只见她不紧不慢站在二道门外,优哉游哉摸后髻那副缠花镂空钗,某人心下顿悟,忙不迭竖起五根手指头,声音渐次放低:“这次若成了,您的媒人红包,我给这个数——”
连翻几次,翻得王氏心花怒放:“这多见外啊!妾虽不经事故,姑且愿多试他一试!小娘子这媒我还就做定了!”
他喜出望外,与王氏和和气气来到正堂。
榻上安坐好,一壶龙井被端到王氏面前。寻常可喝不到,知是御赐,她赶忙多喝几杯,称赞薛家摆设不落俗套,与她去过的那些粗蛮武将家无可比性云云。等到桌上的芙蓉玉露团吃完,她才得空娓娓道来。
“像咱们这样人家的女儿,要寻个门第相当的婚配并不很难。要我说,是她们见识多了就不肯再委曲求全,偏要自己喜欢。这本也没错,殊不知好鞍岂会自个儿长腿跑来?为此,一个好伯乐就显得愈发要紧。今儿个您就给我说明白,想要什么样的笼头什么样的鞍,日后为小娘子物色人选,绝不敢让薛侍郎失望。”
“王夫人所言极是,某正有此意。”薛见山大手一挥,家奴捧一捆厚厚卷轴“哗啦”铺开。那卷纸扎便如同车轱辘溜烟儿滚向院里,径直窜到府门外。
“这是……”
薛见山捋捋胡子,笑眯眯道:“这就是她所定的择婿指南,统共一百零七条,请娘子过目。”
这下,王氏的难色好似涨潮一般,又泛上来了。
屋里暂时没了声响,屋外窃窃私语更盛。柱前露出一男一女两条长影,极为默契地摇起了头。
“看样子,这回又难了。”
薛有嬆瞄了一眼从身旁经过的轴子,连连感叹:“比我出嫁时又长一倍不止……可想而知我不在家这几年阿姈相了多少次亲呐。”
“你出嫁时,她多大,现在又多大?”
有嬆立时回头瞪他。要说成家立业,作为薛家长子的薛承远又好到哪里去,二十六七,尚未娶妻,如今还肆无忌惮编排妹子,好一个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!
刚想再说道他一二,薛见山已起身将王氏送出,两人也紧跟上去。
肩舆离开,薛见山负手踱回,黯然叹气。抬头见许久不见的女儿站在眼前,免不得一扫方才的愁绪。今日实是有嬆归省的喜日子,薛承远早就接了她和郎婿韩知节一起回家。韩知节因顾念圣恩,已先进宫,薛有嬆原要先来拜见,碰巧薛见山又有客,半日未能一叙。
父女俩难得重逢,更有许多话要说。做父亲的细看,有嬆比嫁人前越发圆润丰腴,气色怡人。面若桃花霜映雪,远山含黛笑颜飞,盈盈秋波间,未减小儿女的娇羞;举手投足处,初显一家主母风范。
薛见山心里高兴,一时竟快要下泪:“这次知节回京述职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