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1 (第3/3页)
桌了,相信你能记住。”
朱盼盼讨厌杨瑞霖帮助老刘头儿,不给她面子。
她用直尺标着,用铅笔画下一条分界线,意思不言而喻。
这条线又被学生们叫做“三八线”。
这时候,学生们的心里已经有了男女意识,不像以前,经常跟男生们跳绳抓石子翻花绳。
很多男女同桌之间都会画上一条线。
看到这条线,杨瑞霖笑了笑,说道:“朱盼盼,你很幼稚。”
朱盼盼本想生气,可听到这声音,总觉得很熟悉。
她记得,今年暑假的一天夜里,她拿着手电筒去树林里捉知了猴。
一个男生叫了她的名字,送给她几个知了猴。
当时,手电筒快没电了,光线很暗,她没看清楚是谁。
现在想来,原来是杨瑞霖。
朱盼盼气哼哼说道:“帮助我敌人的人,就是我的敌人。”
杨瑞霖笑道:“我们不是敌人,是新同桌。”
课间休息,两人都用手托着头,一个看向左边,一个看向右边。
不同的是,朱盼盼是气鼓鼓的,杨瑞霖却是笑着的。
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,朱盼盼跟同学聊天提起杨瑞霖。
她才知道,原来,杨瑞霖是四年级的时候才转学来到这里的。
杨瑞霖很小的时候,跟着家人去了北京。
他在北京长大,转学来到这里后,说话总是带着nongnong的京味儿。
他怕跟同学们不一样,遭到嘲笑,所以不太说话。
难怪朱盼盼对他没有印象,因为她总是活蹦乱跳,喜欢热闹,很少关注安静没存在感的人。
90年代,村子里有少部分人跑去北京讨生活,村里人叫这些人“混北京的”。
村里的人都觉得,在北京混的人家都有钱,是万元户。
难怪杨瑞霖穿着洋气整洁。
下午上课时,朱盼盼发现杨瑞霖用的笔很独特。
笔的顶端有一只漂亮的小娃娃,大大的眼睛,小小的嘴,还有两条长长的麻花辫,好像画里才能看到的小美女。
90年代的农村,经济比较落后,物质相对匮乏。
朱盼盼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笔。
杨瑞霖察觉到她的视线,直接将笔丢给她,小声解释道:
“这是我妈送给我的生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