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不怎么温馨的一篇 (第1/4页)
“…既然程序在短时间内无法更迭出情感、或者理解它,那为什么不直接让人类本身拥有计算机的强大算力,进而达到人与机器、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呢?”
“…人格模拟?”
“不。更接近于数字化的…灵魂,数字生命。”
谁也没想到,他们之间这场随意的讨论,后来成为了人类生存关键的福与祸。
马兆一向觉得:年轻人的想法天马行空。可是这一回,他听进去了。
因为这个假设和最新研发出的脑电波数据传输技术能对得上。
还是得先稳住后辈:“风险太大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人性是复杂的,如果让不法分子拥有计算机的信息接收处理能力…会发生什么?”
“…人类社会就完蛋了。”
“是的。更不用说实验对象的不可控性了。”
“那…如果有一个完全可控的人格个体呢?”
“不是说了…”马兆有些不耐烦了。
“在种种因素控制下,他的内外达成了一致?”
“…执念?”
“执念、希望、梦想…哪个都行。人和控制程序的源代码一样,严格遵从内心的指令。”
“强迫一个正常人变得偏执疯狂,这是犯罪。”马兆想了想,又补一句:“且大概率会造成一个更不可控的变量。”
“不是我说,老师…逼良为娼这种事,命运天天都干。就这样子,人类社会不还是照样和地球一起转?”
“…总之我会上报。不论如何,这个方向有研究的空间。”
这场谈话就此结束。
那个学生后来去了哪里…
不记得。似乎死了。辐射病。
马兆偶然回忆时,对这个重点课题的创意提出者,他所想的只有这么多。
得亏他死了。有这样的疯狂点子和实现能力的人,对社会一点好处都没有。马兆想。
可是那个对社会一点好处都没有的念头,已经深深扎根在马兆心里了。
为达目的,不择手段。
前进。
如果要找一个符合条件的实验对象,那此人的性格总体得随和温顺。
不能太笨。也不能聪明到唯我独尊。
最好有牵挂…得拖家带口。
很重要的一点:有正当的理由让他自愿参与…
这个先不提。
总结下来,认识的人里有……
图恒宇。
马兆念出声来。
年轻的研究员、待人友好、有幸福的家庭…
且最近会转到自己这个课题组。
命运把他送到自己手里。
要毫不犹豫地拿住吗?马兆平静地问自己。
没有迟疑挣扎。他已经有了答案。
前进。
图恒宇,很聪明的一个人。有时候却又很笨。
跟大部分的理工科生不同,他情商很高。至少和他相处,会感觉到他的真诚和善良。
院里的大部分人都喜欢他有点…呆萌的性格,说什么…像兔子。
软乎乎、可爱的白兔子。
很好任人宰割的模样。
…再观察一段时间。知人知面却不知心的案例太多了。
哪怕真是只兔子,急了也可能会咬人。
前进。
…
马兆独自待着时,会分一部分精力在本上记录今日的图恒宇观察报告。有时也权当日记,写一些心里话作批注。
比如:3 月1 1日。忘了吃午饭,被图恒宇硬拉去了食堂。点了双人份A套餐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