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731 (第2/2页)
“京城种双季稻的人,亩产比种单季稻要差,这是普遍现象,不是一个两个如此,而是人人如此。怎么到杜大人手上,亩产不光没有下降,反而增产了这么多呢?”有官员提出异议。当初受的影响,京城里有门路买到占城稻的人,都在自己田地上种了几亩甚至十几亩的双季稻。但无一例外的,收成虽然不错,但比起只种一季的产量还是要差一些。吴尚书不慌不忙地道:“杜大人是桂省人,桂省种双季稻多年,他有丰富的经验。而京城里的人没有经验,这有经验和没经验自然是有差别的,不信你就去你家庄子上选两个庄稼汉来对比就知道了。”听了这话,朝堂里的大臣倒都赞同地点点头。大宋是农业大国,大臣无论如何都得通些农事,自然知道对于种田来说,经验是何等重要的事。“其次,杜大人在稻田里养鱼,增加了粮食产量。”吴尚书又道。“稻田养鱼?”一听这话,有些官员就来了兴趣,“是杜大人在里写的稻田养鱼吗?真能成功,而且能增产?”听到“杜大人在里写的”几个字,有一部分官员都诧异地瞪大了眼睛。当初这事,工部的人知晓,有一部分官员也知晓。但另一部分消息不灵通的人却是不知道的。但这本话本的大名,却没谁不知道。现在听说竟然是那位貌若潘安的状元郎写的,大家的震惊并不亚于当初听到赵晤说要将杜锦宁的外放的消息。“确实如此。”吴尚书道,“杜大人对于这些,做了非常严谨的试验。同样相临的田地,一块养鱼,一块不养鱼。这两块田地的稻谷是我亲自看着收割并称重的,相差大概有一成多。也就是说,稻田养鱼不光能有鱼类的收获,还能增加一成的粮食产量。”“不管怎么说,如果晚稻也有收成,这两季的粮食产量加起来,大大地超过一季稻,对于这一点,大家没有异议吧?”吴尚书问道。“没有异议。”大家都纷纷道。事实胜于雄辩。现在事实就摆在眼前,还是金公公和吴尚书亲眼去看的,没人会在这种事上跳出来否认。“所以,臣以为,杜大人所做的事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”吴尚书看向了赵晤。他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,就是要为杜锦宁请功。作为工部尚书,有人凭一已之力提高了粮食产量,吴尚书觉得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地奖励的,以激励她继续为大宋努力。赵晤正要说话,就看到齐伯昆出列:“皇上,臣有话说。”“齐爱卿,请讲。”“晚稻还未有收获,臣以为,现在嘉奖杜锦宁为时尚早。不如等晚稻也有了收获,再一起嘉奖。”齐伯昆道。听了这话,大臣们都十分诧异。谁不知道杜锦宁是齐伯昆的老乡,刚才他站出来,大家都以为齐伯昆是来给杜锦宁请功的呢。赵晤点头道:“准奏。”齐伯昆的提议,正合他意;他也明白齐伯昆的意思。杜锦宁的功劳很大,但成效还不是特别显著。而且杜锦宁才当官一年不到,润州的事还没做完。这时候升她的官,不合适;可不升官只奖赏些金银绸缎,意义又不大,也把这份利在千秋的功劳给看轻了。把这些功劳攒起来,在杜锦宁任满三年后提升到五品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